9月11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加快轉型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八場發布會,同時也是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專場發布會。山西省發展改革委、省人社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山西省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進一步將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作為加快轉型發展六大支撐的首要支撐,指明了建設目標和前進方向。山西省各部門積極行動、主動作為,全力推動各項任務落細落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市場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一盤棋抓落實格局加快形成、商品和服務市場加快發展、重點領域市場體系加快健全、要素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市場基礎制度規則加快完善,扎實推動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為進一步加快轉型發展、奮進“兩個基本實現”目標提供堅實支撐。
省商務廳著力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消費品市場體系,促進先進生產要素加快集聚和優化配置。大力提升城市商業體系,目前全省共打造出9條省級步行街區,評選出7個省級夜經濟試點城市和18個省級夜經濟生活集聚區;健全完善縣域商業體系,確定39個縣(市、區)作為縣域商業建設行動試點縣,新建和改造鄉鎮商貿中心142個、縣級物流配送中心33個、鄉鎮物流快遞站點231個等,帶動和吸引社會資金24.62億元;打造鄉村e鎮發展平臺,建成電商公共服務中心98個、物流配送中心83個、電商產業培訓孵化中心91個、電商產品展示體驗中心86個;多措并舉恢復和擴大消費,實施“晉情消費·全晉樂購”2023消費提振年行動,開展“幸福暖家”家居促消費活動,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今年1月—7月,新能源汽車零售額94.19億元,同比增長56.7%。
省自然資源廳強力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建立高效的產業用地供給制度體系、運用市場機制盤活利用存量建設用地,持續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水平。在國有建設用地市場方面,創新推進國有經營性用地網上交易。在集體建設用地市場方面,積極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持續優化要素配置,在國土空間規劃中進一步優化了產業用地布局,為產業項目落地提供基礎支撐。積極制定出臺產業用地支持政策,充分吸引各類新生主體進入市場。有效推動“標準地”改革,將環評、地震、地災等7項區域評價全部納入政府統一服務事項,減輕了企業負擔,縮短了開工時間,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聚焦“批而未用”土地,強力推進“增存掛鉤”機制。聚焦城鎮低效用地,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省人社廳以加強公共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設為重點,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管理規范、充滿活力的高標準人力資源市場體系。積極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覆蓋城鄉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勞務協作和用工信息歸集,推進公共服務信息化建設,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專項行動,公共人力資源服務體系更加完備;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蓬勃發展,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1341家,從業人員1.16萬人,年營業收入165.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1.2%、11.2%、21.2%。今年前8個月,全省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新凈增208家,比2022年底增長17.36%;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8月底,全省共建成太原、運城、晉城、忻州、長治、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和太原市萬柏林區、長治市潞城區、晉城市陵川縣等9家人力資源產業園。
省市場監管局聚焦營造安全放心誠信消費環境,持續強化消費維權協同共治,大力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我省消費環境進一步優化,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不斷增強。推進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出臺實施方案、制定管理辦法等制度措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實現省、市、縣三級全覆蓋;提升消費維權服務水平,加強消費糾紛快速處置,持續提升糾紛化解能力,目前全省已建立2000余個基層消費維權服務站,發展4000余家ODR企業入駐12315平臺在線解決消費糾紛;強化消費維權制度建設,更好發揮信用體系約束和社會輿論監督作用,著力構建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治的消費維權新格局。
省發展改革委積極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納入法治軌道,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夯實信用數據支撐,助力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渡轿魇∩鐣庞脳l例》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為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綜合性、基礎性的重要法規支撐,“信用山西”建設由此進入規范化、法治化軌道。拓展信用信息歸集范圍,加大對稅務、社保、不動產等涉企信用信息歸集,已累計歸集各類涉企信用信息4億條。建成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山西省級節點,逐步擴大信用信息共享覆蓋面。下一步,將加快推進行業和市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夯實基礎,補齊短板,推動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與經濟社會不斷融合,發揮好社會信用體系對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保障作用。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